公共技术中心细胞结构分析技术平台采取双园区同步运行模式(枫林园区和辰山园区),管理高端显微成像设备和流式设备,立足于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的应用需求,支持组织/细胞/亚细胞高分辨成像及流式检测/分选等科研工作。光学显微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激光扫描共聚焦、转盘共聚焦、双光子深层成像、超高分辨成像、荧光寿命成像和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等;流式分选和检测设备包括BD、Beckman和Sony等厂家型号,设备差异化配置,以满足高通量和单细胞的多色分选及检测需求。同时,针对样品前处理和数据分析,平台也配置有冰冻切片机、激光显微切割和图像分析软件等。
细胞平台可进行固定或活组织和细胞的多重荧光扫描及重叠、实时动态扫描及其动态构建、荧光光谱分析、荧光各项指标定量分析、组织与细胞的三维结构动态构建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(FRET) 的分析、光漂白后的荧光修复 (FRAP) 以及对各种真核和原核细胞、植物细胞、微生物、浮游生物等复杂样本中的细胞进行鉴定、分类、定量和分离。
在满足中心内部需求的基础上,平台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及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所属单位、高校及其他科研单位开放共享使用。
基于Yokogawa CSU-W1转盘和高灵敏度sCMOS相机的倒置共聚焦显微系统,相比传统点扫描共聚焦,成像速度具有数量级提升,可实现毫秒级的高信噪比荧光成像。
生物应用上,可进行多点/多色/多层的活细胞长时程成像、多视野荧光拼图、钙火花/心跳等快速成像,同时能满足荧光漂白后恢复(FRAP)等多种实验需求。
传统的倒置型激光扫描共聚焦,配备Leica特有的脉冲白激光和HyD S高灵敏度检测器及Lightning技术,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自发荧光干扰,提升成像分辨率。 生
物应用上,除常规共聚焦多色荧光成像外,可进行方便的大图拼接、光谱扫描拆分和基于荧光寿命的自发荧光过滤等。
Leica SP8 STED 3X是传统的可变针孔式激光扫描共聚焦,能实现生物标本的空间层切多色成像。 该设备配置4根激光器和4个荧光检测通道,激光器包含405/458/488/514/561/633nm等常用激发波长,生物应用上,除满足常规的多色/多层/时间序列荧光共聚焦成像外,还可支持荧光共定位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RET) 、光漂白后的荧光修复(FRAP)和光谱扫描等多种实验及相关数据分析。
基于ZEISS独有的Airyscan阵列探测器的正置共聚焦显微系统,在实现共聚焦成像的基础上,可进一步提升图像分辨率和信噪比。
生物应用上,除满足常规的多色/多层/时间序列荧光共聚焦成像外,还可支持荧光共定位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RET) 、光漂白后的荧光修复(FRAP)和光谱扫描等多种实验及相关数据分析。
采用高灵敏度硅基检测器(SilVIR)的正置共聚焦显微系统,相比传统光电倍增管检测的共聚焦系统,成像灵敏度和速度显著提升,可实现快速的高信噪比荧光成像。
除满足常规的多色/多层/时间序列荧光共聚焦成像外,还可支持大视场拼图、荧光共定位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RET) 、光漂白后的荧光修复(FRAP)和光谱扫描等多种实验及相关数据分析。
基于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成像,仅能激发靠近界面的极薄一层区域内的荧光分子,大大减少背景荧光的干扰,提高成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,可实现单分子水平的检测,能观察到细胞表面单个蛋白质分子的动态变化等。
生物应用上,能够选择性地激发样品表面特定区域的荧光团,对于研究细胞表面的分子事件、细胞膜附近的生物过程等具有独特的优势,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强大的工具。
该设备为单-双光子一体机。单光子成像配置Zeiss Airyscan2阵列检测器和GaAsP高灵敏度检测器等,保证高分辨成像的速度和灵敏度。同时,飞秒激光器联合外置NDD检测器,可实现生物组织深层弱荧光成像。 生物应用上,除满足常规的多色/多层/时间序列荧光共聚焦成像外,能够实现基于Airyscan2的快速超高分辨成像,组织深层成像,还可支持大视场拼图、荧光共定位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RET) 、光漂白后的荧光修复(FRAP)和光谱扫描等多种实验及相关数据分析。同时,基于双光子可实现生物样品的深层成像(超过200um)和空间定点刺激,提供精准的细胞消融(ablation)。
基于Leica TCS SP8倒置共聚焦系统,整合PicoQuant的MD专业软件和硬件,可实现荧光寿命的成像与检测。
生物应用上,除满足常规的多色/多层/时间序列荧光共聚焦成像外,能够实现基于荧光寿命(FLIM)的FRET,还可支持大视场拼图、荧光共定位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RET) 、光漂白后的荧光修复(FRAP)和光谱扫描等多种实验及相关数据分析。针对弱信号样本可实现高灵敏度检测,可实现3D重构、时间序列、多色多点扫描及拼图,光谱扫描及拆分,同时支持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、荧光漂白后恢复FRAP及荧光寿命检测FLIM实验等。
基于结构光照明的超高分辨(SIM-SR)技术,GE OMX提供超越传统光学衍射极限的成像能力,将轴向分辨率提高到120nm,使得细胞内特定分子的精确定位和分布得以清晰展现。
生物应用上,GE OMX可进行细胞内多色荧光的精确定位和分布观察,尤其适合线粒体、细胞骨架和囊泡等多种细胞器的结构变化和运动研究。
基于石英杯激发的设计,采用固定调校光路,自动质控。对高速流动中的单个细胞或颗粒进行高通量、多参数和高精确度的检测分析及高性能分选。具有极高的分选速度、纯度和活性。
生物应用上,可对各种真核和原核细胞、植物细胞、微生物等复杂样本中的细胞进行鉴定、分类、定量和分离,及对目标细胞进行分选。
基于成熟的CoreFinder 全自动校准技术以及可更换式微流体芯片的液路设计,仪器方便易用、稳定可靠。创新的微流控技术,在智能化程度、分选活性、杜绝交叉污染等多方面相较传统分选方式有了根本性的优化和提升。
生物应用上,可对各种真核和原核细胞、植物细胞、微生物等复杂样本中的细胞进行鉴定、分类、定量和分选,同时能支持对一些较大的脆弱细胞的高活性分选。
电话: 54924211
Email: wjcai@cemps.ac.cn
负责平台日常事务管理,协调平台技术人员建立规范的检测和服务流程;协助中心主任进行本平台人员聘用和年度考核的实施、经费管理、设施运行和年度预决算等;以及基于仪器的技术分析服务,包括相关技术的定期培训。
电话: 54924211
Email: lzhu@cemps.ac.cn
负责超高分辨显微镜/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的运行维护和数据分析,协助用户完善优化成像参数和数据分析等,协助主管开发新技术新方法,定期组织光学显微镜技术培训和讲座,分享前沿应用。
电话: 54924211
Email: yxmai@cemps.ac.cn
负责流式细胞仪/共聚焦显微镜/宽场荧光等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数据分析,协助用户优化前处理和实验流程,定期组织流式细胞术等相关技术培训和讲座,分享前沿应用等。
电话: 57078231
Email: hyzhuang@cemps.ac.cn
负责辰山园区细胞平台成像系统及常规仪器的运行维护;基于显微系统的应用培训和协助实验,解决技术瓶颈问题;处理辰山园区细胞平台的日常事务和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。
地址:中国上海枫林路300号(200032)
电话:86-21-54924211
传真:86-21-54924015
Email: cfc@cemps.ac.cn
Copyright © 2002-2025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/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33115号